埃及最大海港城市亞歷山大,西元前332年是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都城,西元前304年又是統一埃及的托勒密王國的國都,西元前30年成為羅馬行省的首府。
當時人口曾達40萬,與羅馬、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並稱為世界三大城市。
今日亞歷山大擁有250萬人口,夏天有100多萬人來此避暑。
港口年吞吐貨物量2760萬噸;海角立有一座新燈塔,但比古燈塔大為遜色。濱海大道延伸26公里,一邊是豪華旅館,一邊是海灘浴場。
1892年由避暑行宮改建的希臘———羅馬博物館,收藏著本城零散的文物,展示亞歷山大飽經滄桑的悠久的歷史。奇怪的是,這裏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文物蕩然無存,連遺址也找不到了。
碩果獨存的因建于羅馬龐貝大帝時代而得名的龐貝大石柱,高28米,底徑2.8米,頂徑2米,孤零零的豎在一人高的石座上。
其他文物跑到哪里去了?特別是聞名世界的最高燈塔和歷代王宮,怎麼蹤跡杳無呢?膾灸人口的亞歷山大燈塔,真面目如何?到底是怎樣失蹤的?
最權威的記載應數西元前2世紀羅馬哲學家安蒂培特的著作。他親睹過燈塔的盛況,將當時埃及、希臘、巴比倫和七個建築並稱為“世界七大奇跡”。後人對亞歷山大燈塔又有進一步的描述,並畫出精細的圖樣。
燈塔總高134米,比現代最高的日本橫濱燈塔還高28米。塔分四層,全部以純白色大理石砌成,縫隙用熔化了的鉛液澆鑄,堅如磐石。
底層是四方形的基座,高約69米;第二層是八角形塔身,高38米,每面有精美的雕刻;第三層是圓形環廊,中間置一大銅盤,燃燒柴火,靠大陸一側廊邊架設一面大銅鏡,將火光反射到海洋上;第四層是雕像,用圓柱在環廊上托著塔蓋,頂端屹立海神波謝伊頓的全身像。
塔身週邊築環形馳道盤旋到爐室,供馬車拉運燃料。這燈塔實際上也是一座摩天大樓,內設300間廳室,供管理人員和衛兵居住。
燈塔建造年代是西元前285年到西元前247年,監督者是托勒密國王普圖萊梅。菲萊代夫,設計師是希臘人。
建造空前絕後的燈塔,一是航海的需要,一是顯耀亞歷山大王的赫赫戰功。自從亞歷山大海角尖端的法羅島有了它以後,塔頂的薪柴燃燒不息,地中海航船有了導航方向,夜航海難事件大大減少。
它一直工作了15個世紀,即使亞歷山大城多次地震,大片房舍被毀,燈塔仍巋然屹立。
西元1302年的大地震,亞歷山大毀滅,燈塔也不能倖免,頂截坍落。1375年又一次猛烈地震,全塔毀壞。
隨著地層沉陷,法羅島連同附近海岸地區慢慢沉入海底,千古奇觀從此煙消雲散。
沒有見到實物,終歸是一個謎。誰敢相信二千多年前能夠造出那樣龐大的燈塔?許多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海洋學家不斷追尋燈塔的蹤跡。
1978年到1979年,美國和埃及的考古專家歷盡艱辛,在當地年邁巫師的幫助下,從城東海港的水下找到燈塔的遺骸。
經過大規模的清淤、發掘,漸露端倪,證明歷史上記載的亞歷山大燈塔絕無誇大不實之詞。
更大的收穫還在後面。
燈塔附近還發現了西元3世紀地震時沉入海底的一批文物。其中有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克裏奧巴特拉的王宮,她的情夫、羅馬統帥安東尼的宮殿,許多小型的人面獅身石像。在伊西絲。
法裏亞神廟殘址上,發現更多的雕刻品。此廟的女神是古埃及三大神之一,形象是頭戴牛角王冠、手執權杖的裸女,專司人間生育繁殖事宜。燈塔的遺骸是找到了,然而古人用什麼方法造出如此宏偉的燈塔,這還是一個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