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石壇內藏七重玄機江西鷹潭龍虎山崖墓之奇的千古之謎還未破解,日前,仙人城上出土的一件文物又給這座仙風飄渺的道教名山增添了多道謎題。
2002年4月上旬,在仙人城兜率宮北側,從30釐米深的地底挖出了一口石質大壇。這個外觀呈微鼓狀的大石壇從外到裏“剝筍”般打開後竟有7層之多。
最外層有墊腳、壇身和蓋子,三個部分均用整塊石頭鏤空雕鑿而成,幾個成年人費力地搬開蓋子,只見蓋子的穹窿內側環刻著“寶月行(源)心記淨空”8個陰文漢字;第二層是一口石質?子,形狀酷似個大南瓜,有8條凸出的瓜楞,頂部拱橋型把手中間有拇指大小的孔,穿上繩子。
“剝開”第一層,石質的中函酷似一個大南瓜用力一提,?子對半分開,正中擺放著一口精製美觀的瓷質?
子,輕輕揭開這個色澤潔白的瓷壇,裏面整齊有序地疊壓套置著4個暗褐色陶碗,陶碗中仍殘留著些許金白色粉末和膠狀物質。
在中國道教發源地龍虎山的核心景區,特別是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仙水岩崖墓群附近驚現奇異古物,引起了考古界的極大關注。
4月9日,專程趕來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放經多方考證,初步判斷此物是靈函。這個靈函共有外函、中函、內函三層,外函高96釐米,由函底、函圈、函頂三部分組成,石壁厚度達5釐米,用火成岩石整體雕鑿而成,有8個面,其橫截面為相當規則的八角形。南瓜形的石壇是中函,也用整塊火成岩雕鑿而成,外徑48釐米,內徑44釐米,總高度為48釐米。
“剝開”第二層,可見精巧美觀、色澤潤白的瓷質內函,其中上蓋高25釐米,有橋形提紐,中間穿孔,便於開、合,由於採用了子母口密封技術,因此上蓋和下底合一後幾乎沒有什麼縫隙。內函如“奩”,用白鈾瓷精製而成,高21.2釐米,直徑23.6釐米,底徑12釐米,有子母口,密封性能更好,裏面放置的4個陶質碗口徑分別為19.8、17.2、14.4和12釐米,做工精細,製作工藝非常考究。
有著二十多年考古經驗的李放副研究員說,這個靈函體積之大,內涵之豐富,構造之精細,在江西當屬首次出土,在全國也極為罕見,聞所未聞。
據初步推斷,此靈函的年代上限到宋,下限到元,應與曾在龍虎山修行、在佛教歷史上享有盛譽的寶月禪師有關。
在《龍虎山志》有這樣的記載,“宋熙寧年間,有寶月禪師自浦城來,緣石至岩,人往視之,見師燕坐岩中,自是往來人眾,傳燈授徒”這正與外函頂蓋內側環刻的“寶月行(源)心記淨空”8字相吻合,“行源”是修行發源地的意思,“淨空”是禪師修行的一種境界,這8個字應是弟子或後人打造靈函藉以紀念禪師所刻。那麼,出土古物具體用途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從內到外分為7層?穹頂環形排列的8個陰文漢字到底該如何斷句排序?
(源)字為何把二點水寫在右邊?外函、中函均有8個面意味著什麼?以及陶碗中盛放著的白色粉末和膠狀物是何物等等至今仍是一個謎,有待進一步考證和研究。
|